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护士水银血压计考试操作,以及水银血压计考试流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因为人体右臂的右狗动脉是主动脉的第1分支,右手能够消耗的热量比左手更高一些,更接近人体的主动脉,测量出来的血压数值更准确,所以医学上,测量血压时,一般以右臂的血压为准。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测量血压时有时会选择坐卧位,有时会选择仰卧位。
3、都可以。没什么不同。准不准要看医生的手法,胳膊的粗细等。
正确选择家庭血压测量设备常用测量血压的设备分为水银柱式血压测量仪和电子(无液)血压测量仪。
血压单位在临床使用时***用毫米汞柱mmhg,在我国正式出版物中注明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lmmhg=0.133kpa。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血压计的选择:家庭血压监测***用的血压计多是电子血压计。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上臂式、腕式。腕式血压计测量的是桡动脉的压力,上臂式测量的是肱动脉的压力,最接近中心血压,所以最准确。
定期对血压计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在需要重新校准或测量血压时,应将水银柱归零,稍等片刻后再进行测量。 对于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确保测量时间、部位、***和血压计的一致性。 对于偏瘫患者,应在健侧手臂测量血压。若患者上肢有烧伤、脉管炎或血管畸形,应转而测量下肢血压。
定期检查及校对血压计。需重测及校对血压计时,应使水银柱降至零点,等待片刻后再测。严需密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定时间、部位、***、血压计。对于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若上肢有大面积烧伤,脉管炎,血管畸形者,应测量下肢血压。排除影响血压的外界因素。
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被测量者取坐位,坐靠背椅,*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
注意事项:血压计要定期检查,并应放置平稳,切勿倒置或震动。来源:考试大 打气不可过高、过猛,盖盖时防止玻璃管折断。来源:考试大 重测时应先使贡柱降至“0”时再测。须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尽量作到定时间、定部位、定***、定血压计。对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
继续放气,当声音突然变弱或或水银柱上的刻度为舒张压。如未听清,将袖带内气体放完,使水银柱降至零位,稍停片刻,再重新测量。(四)血压异常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而言的。成人的收缩压≥21kpa(160mmHg)和舒张压≥16kPa(95mmHg),称高血压。
**全方位护理策略**:针对压疮不同阶段,***取去除诱因、保护皮肤和防治感染的综合措施。 **体温观测艺术**:年龄和性别会影响体温读数,不同热型可能揭示疾病的隐秘信号。 **脉搏密码**:速脉(100次/分)和缓脉(60次/分)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讯息及其潜在原因。
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国际标准(BHS和AAMI)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应使用长35cm、宽12~13cm规格气囊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定期对血压计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在需要重新校准或测量血压时,应将水银柱归零,稍等片刻后再进行测量。 对于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确保测量时间、部位、***和血压计的一致性。 对于偏瘫患者,应在健侧手臂测量血压。若患者上肢有烧伤、脉管炎或血管畸形,应转而测量下肢血压。
定期检查及校对血压计。需重测及校对血压计时,应使水银柱降至零点,等待片刻后再测。严需密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定时间、部位、***、血压计。对于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若上肢有大面积烧伤,脉管炎,血管畸形者,应测量下肢血压。排除影响血压的外界因素。
需要在500ml生理盐水加入1/2支肝素,将肝素盐水袋用血压计袖带平展缠绕好,然后向袖带内充气直到充不进气体为止。加压输血输液:限用于软包装的储血袋和液体袋,同样将血压计平展缠绕在液体袋上充气即可,但输血和输液时随着液体量的减少,袖带压力降低,应注意观察,随时充气,以保证加压效果。
易中毒)。如发现各种快速和缓慢的心律失常,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嘱患者若漏服了洋地黄,不要补服。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发送的执业护士考试基础护理学考点:潜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知道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考点如何记忆吗?关注小编,持续更新。
静脉炎护理是基础护理学中的知识,静脉炎护理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为原则。
关于护士水银血压计考试操作,以及水银血压计考试流程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新生儿呼吸机管理